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“外籍员工退出”的政治“正确性”与现实的“盲目性”

“外籍员工退出”的政治“正确性”与现实的“盲目性”

澳门的人力资源问题一直备受争议。如今,受疫情影响,经济低迷,各行各业业绩惨淡,裁员成为一些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。作为生存措施之一,澳门的失业率肯定会小幅上升。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当地居民失业率为2.6%,比上周期(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)上升0.3个百分点。数量之少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 “外籍员工退出行业”引发热议。目前,澳门外地雇员人数超过19万人,其中大量涉及建筑业和博彩公司的雇员。但受疫情影响,博彩收入持续下滑,不少博彩运营商担心就业问题。他们希望政府及时调整外籍员工数量,用好外籍员工退出机制,优先保障本地员工就业。

事实上,“外籍员工退出”的呼声并不新鲜。历届政府也将建立外地雇员“退出”制度作为政策议程。本届政府行政长官贺一诚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也提到“完善外籍雇员退出机制,切实保障本地居民就业权益”。为应对“外籍员工退休”的政治气候,也为了迎合当地居民的情绪,一些立法者也趁势不断兜售“外籍员工退休”的论点,博取不少支持。注意力。从行政长官到立法会议员,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将“外地雇员”视为“保就业”的直接对象。在当前的危机中,外籍员工纷纷撤离。而且,这一点不容质疑,也不容喧哗。谁愿意有异议?谁是“澳门反动派”,就一定会引起一批人的攻击。所以,在澳门,明确提出“外籍员工退休”的口号,就是讲原则、讲立场、讲政治!

不仅“外籍员工退出”不容质疑,就连外籍员工的福利也不能提。近日,澳门旅游工商联会主席凌世伟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,外劳为澳门整体经济,特别是旅游、餐饮、零售、清洁及保安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,与澳门人民紧密合作,共同抗击疫情。我们共同努力,希望特区政府考虑向澳门居民发放适当比例的消费券。消息一出,舆论哗然,当地网友纷纷抗议。 “总裁笑死了,财主累死了!他都可以告诉你了。”事情不是这样的。” “外来工人还没有解决剥削当地人工作的问题,现在又在剥削当地人的福利。”随后,迫于舆论压力,凌世伟无奈再次表明立场并“沉默”。人言可畏,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凌先生担心。无独有偶,早前澳门多家媒体建议政府考虑取消对内地雇员入境的检疫措施,让数千名内地雇员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。这原本是一个适合当前形势的建议,但也遭到了批评。一些市民的嘲笑。可见,优待外地雇员、索要澳门福利等“软措施”,对于澳门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来说风险极大。如果没有的话,他们可能就得祭拜八代前的祖先了。

舆论是两边的,事实是中间的。澳门能否消除外来就业?我相信绝大多数澳门居民都会说不。明眼人都知道,澳门人口少,出生率低,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,本地人力资源有限。回归后,澳门整体失业率长期维持在3%以下,已实现充分就业。由于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外资涌入,人力资源总量供给严重不足,这本身就是制约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此外,当地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往往有利于博彩业及相关产业。其他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“招人难”问题日益突出。澳门只能依靠输入外劳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。因此,“外劳来澳门抢工作、从澳门赚钱”的想法简直就是儿戏。

相反,外籍雇员对澳门经济的贡献应该理性看待。正如凌世伟所言,如果没有相关外劳的配合,澳门经济就无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,澳门微观经济也无法持续。手术。澳门数千亿的财政储备,凝聚着大批外劳的汗水。除了大量低级岗位外,即将到来的大型公共工程、轻轨、公屋、跨海走廊等基建都需要人才来应对;此外,在一些先进领域,如大数据、5G、人工智能等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澳门更是缺乏,国外就业的输入不可避免。过去,专业调查早已得出结论,外籍员工的流入并没有造成当地劳动力失业率的上升,或者至少没有导致当地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下降。这两种劳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而非替代。外来劳动力从事澳门原本空缺的职业,填补了澳门低端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缺口;此外,农民工流动对劳动力进行重新匹配。 ,进而导致岗位差异,促进劳动力的重新分工,从而也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工资水平。

展望未来,澳门不可能推动真正意义上的“外籍员工退出”。相反,当局和社会各界必须明白,一味兜售“外籍员工退出”不仅无助于社会现实,只会造成舆论分裂。当地社会和谐值得融入国家、粤港澳发展反思和警醒。同样的疫情下,我们也依靠外劳来服务社会经济,但新加坡总理的态度却深感亲切和温暖。 “新加坡人可以拥有高质量的政府住房、世界一流的机场和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。”外来工人做出了巨大贡献,新加坡有责任照顾他们。” (澳门/铁山)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